友站連結1

友站連結3

地震

最近地震列表 · 地點 花蓮縣政府南南西方73.3公里 (位於花蓮縣卓溪鄉) · 深度9.6km · 地震規模3.8. 小區域, 3級. 04 ...地牛翻身! 緬甸發生規模5.5地震深度僅7.7公里緬甸地震恐影響台灣?專家曝「本世紀有巨震」 【強震過後-聚焦泰緬】地下未爆彈「將緬甸一分為二」?地震無法有效預測,請勿在聊天室發表、轉載、引用或暗喻任何有關地震預測相關言論或文章,以免觸犯氣象法或是社會秩序維護法,也禁止討論任何政治議題, ...地震是地球表層或表層下的振動所造成的地面震動,可由自然現象如地殼運動、火山活動及隕石撞擊引起,亦可由人為活動如地下核試驗造成,不過歷史上主要的災害性地震都由 ...地震時間(臺灣時間), 經度, 緯度, 深度(公里), 規模, 地震位置(點選可顯示震央位置圖). 2025/04/12-11:47, 153.235E, 4.714S, 72, 6.2, 巴布亞紐幾內亞新愛爾蘭島.最大震度6級 · 2025年01月21日嘉義縣大埔鄉地震(地震速報、強震即時警報) · 2024年04月03日花蓮縣壽豐鄉(地震速報、強震即時警報) · 2022年09月18日臺東縣池上鄉地震(地震 ...由於 地下水 溶解可溶性岩石(如 石灰岩 ),或由於地下採礦形成的巨大空洞,造成地層崩塌陷落而引發的地震,稱為陷落地震。這類地震約占地震總數的3%左右 [來源請求] ,規模也都比較小。 地震產生的原因是因為地殼在 板塊運動 過程中,互相碰撞累積應力,當地殼無法繼續累積應力時,地殼會破裂,釋放出 地震波 ,使地面發生震動,地震可由 地震儀 透過對地震波的觀察來量測, 地震規模 表示地震所釋放出來的能量大小,地震 震度 指地震在該地點造成的震動程度,地震的發生處稱為 震源 ,其投影至地表的位置為 震央 。 並非世界上所有的地區都會發生地震。地震與火山分布一樣,主要集中在板塊相互作用的地區。目前世界上主要分為三個頻繁發生地震的「地震帶」: 環太平洋地震帶 (佔80%)、從 地中海 一路向東延伸至 喜馬拉雅山 區和 印尼 的 歐亞地震帶 、位於各大洋 中洋脊 的中洋脊地震帶。並不是所有地震都發生在以上三個地震帶,另外有小部分大地震發生在板塊內部,主要集中在大的活動 斷層帶 及其附近地區,例如1976年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 河北 唐山大地震 。 [ 3 ] 地震 是 地球 表層或表層下的振動所造成的地面震動 [ 1 ] ,可由自然現象如 地殼 運動、 火山 活動及 隕石 撞擊引起,亦可由人為活動如地下核試驗造成 [ 2 ] ,不過歷史上主要的 災害性地震 都由地殼的突然運動所造成。地震的影響力涵蓋 岩石圈 及 水圈 ──當地震發生時,可能會連帶引發地表斷裂、大地震動、 土壤液化 、 山崩 、 餘震 、 海嘯 、甚至是 火山 活動,並影響人類的生存及活動 [ 1 ] 。 歷史記錄中 傷亡最嚴重的地震是1556年1月23日發生在 中國 明朝 陝西 的 嘉靖大地震 ,現代考證當年死亡45萬人。 [ 4 ] 1920年 甘肅 海原大地震 (今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衛市海原縣)、1303年 山西 洪洞趙城地震 、1688年 山東 臨沂大地震 、四川 汶川大地震 都造成了數萬至數十萬人死亡。 由於 地殼運動 引起地殼岩層斷裂錯動而發生的 地殼 震動 ,稱為地震。由於地球不停地運動變化,從而從地殼內部產生巨大地應力作用。在地應力長期緩慢的作用下,造成地殼的岩層發生彎曲變形,當地應力超過 岩石 本身能承受的強度時便會使岩層斷裂錯動,其巨大的能量突然釋放,形成構造地震,世界上絕大多數地震都屬於構造地震。全世界百分之九十的地震都屬於此類型。因為岩層受到二地殼之間互相推擠的力量,岩層因受力而產生形變,直到地應力大於岩層本身所能承受的力時,岩層發生斷裂放出地震波,造成地震。 著名的「彈性反彈理論(Elastic Rebound Theory)」即是說明此現象。 由於火山活動時岩漿噴發衝擊或熱力作用而引起的地震,稱為火山地震。火山地震數量較小,數量約占地震總數的7%左右 [來源請求] 。地震和 火山 通常存在關聯。火山爆發可能會激發地震,而發生在火山附近的地震也可能引起火山爆發。一般而言,影響範圍不大。在地底的壓力過大所造成的火山爆發,岩漿上湧所造成的地面震動。 在特定的地區因某種地殼外界因素誘發而引起的地震,稱為誘發地震。這些外界因素可以是地下核爆炸、隕石墜落、油井灌水等,其中最常見的是 水庫誘發地震 。水庫蓄水後改變了地面的應力狀態,且庫水滲透到已有的斷層中,起到潤滑和 腐蝕 作用,促使斷層產生滑動 [ 5 ] 。但是,並不是所有的水庫蓄水後都會發生水庫地震,只有當庫區存在活動斷裂、岩性剛硬等條件,才有誘發的可能性。 目前衡量地震規模的標準主要有規模(Magnitude)和震度(Seismic intensity)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