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度
中央氣象署觀測,昨天台北及新北相對濕度僅8%,打破40年紀錄。氣象署指出,預計這2天仍會比較乾燥,相對濕度有機會在20%以下。天氣狀況 · 相對溼度 · 累積雨量.濕度(英語:Humidity)一般在氣象學中指的是空氣溼度,它是空氣中水蒸氣的含量。與蒸汽乾燥度(也稱蒸汽的品質,英語:dryness fraction of steam, quality of steam)不同, ...最適合睡眠溫度約為18.3℃,濕度是40-60%。高溫會使身體調節體溫的能力受干擾,傷害到身體,低溫睡眠環境則容易生病、影響睡眠;潮濕悶熱時很可能導致中暑,乾燥的空氣會加速 ...我家在基隆旁邊,往年冬天春天濕度至少都是60以上,70幾也很稀鬆平常,幾乎每天都要開除濕機,今年真的很怪,這段時間濕度很常在40~60間,不過真的是舒服多了.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指出,室內濕度應該維持在60%以下,最理想狀況是介於30-50%之間,若高於這個範圍,人體會感覺濕悶難耐, ...根據中央氣象署測站資料顯示,過去24小時,台北測站的相對濕度變化出現明顯V型波動,最低點在22日中午12時10分,觀測到的相對濕度僅「8%」,而隨著時間推移, ...相對濕度是指空氣中的實際水汽壓與在相同溫度下飽和水汽壓的比例,通常以百分比(%)表達。 而甚麼是飽和水汽壓?試想像一個在室溫裝載著水的密封容器,並假設 ...JavaScript 無法使用 · Xiaomi 藍牙溫濕度計3. NT$235. 評論(486) | 5.0. 立即購買瞭解更多. Xiaomi 藍牙溫濕度計 3 · Xiaomi 電子溫濕度計Pro. 14% 折扣. NT$425 NT$495.兩用霧化加濕器,採超音波式安靜加濕,夏天加速冷房,降溫又節能省電,冬天平衡濕度,保濕舒緩呼吸道黏膜不適。
ARTISAN最新升級的四季扇 TF2001 ,兼具風扇、暖器、加濕器、清淨殺菌四合一功能,一臺就能抵四臺!快速調節溫濕度一次搞定,省去購買多種家電的麻煩,相當適合現代人作為居家好夥伴。
當然需要!只要身處室內空調環境,人人都需要加濕機。雖然臺灣經常讓人受到濕氣問題困擾,但其實我們大多數時間都待在室內,而室內通常都設有冷、暖氣中央空調,運轉時會帶走空氣中大量的水氣,使得空氣特別乾燥,容易進而誘發人體呼吸道不適,因此需要適時使用加濕器,有效平衡室內濕度,為環境帶來更多舒適感受。
濕度與生活息息相關,適宜的濕度是維持健康與居家舒適的重要關鍵,環境太潮濕時,會影響人體排汗機能,也容易滋生霉菌,可能造成壁癌影響居家美觀或破壞家電保存壽命;而當濕度過低時,會加速體內水分流失,引起口乾舌燥、削弱呼吸道黏膜防禦力,此外,還可能導致靜電頻生及木製家具裂開等問題。因此,將濕度調整到理想範圍,不僅保護身體健康,同時營造清新的生活空間。
{{ getSelectedItemDetail(selectedChildProduct, item).childVariationName }}
{{ getSelectedItemDetail(selectedChildProduct, item).childProductName }} x {{ selectedChildProduct.quantity || 1 }}
{{ getChildVariationShorthand(childProduct.child_variation)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childProduct.title_translations | translateModel }}
臺灣氣候潮濕多雨,許多家庭都習慣使用除濕機來改善居家濕度,但許多人可能誤以為環境越乾越好,長時間猛開除濕機。事實上,長期處於過低濕度的環境中,反而可能導致身體不適,尤其進入秋冬季節相對乾燥,此時選購一台適合家中需求的加濕器,不僅能有效平衡環境濕度,還能防止皮膚乾燥等問題,避免因濕度影響生活品質。這篇將帶你認識居家理想濕度,教你3招實用技巧輕鬆掌握宜居濕度,並分享最新家用加濕器推薦,一起打造健康舒適的生活環境!
購買除濕或加濕產品時經常看到%RH是什麼呢?RH的意思就是「相對濕度(Relative Humidity)」,描述濕度的量化單位。當我們在判斷室內環境溼度時就需要考慮相對濕度,當氣溫越高,能容納的水蒸氣(濕氣)就越多,相對溼度RH越高就代表空氣越潮濕,而當相對濕度到達最大值100%時,環境中的水分不會再蒸發,濕掉的東西也不會變乾。
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指出,室內濕度應該維持在60%以下,最理想狀況是介於30-50%之間,若高於這個範圍,人體會感覺濕悶難耐,若低於這個範圍,則可能導致皮膚乾燥龜裂。若濕度超過60%容易滋生黴菌,可能引起人們出現呼吸道問題,環境濕度太高也會引來塵蹣和蟑螂等害蟲。
在天氣晴朗、空氣清新的日子裡,建議多將窗戶打開,讓室內外的空氣流通,能平衡室內的溫濕度,讓悶熱或潮濕的空氣有效排出。良好的通風不僅有助於調節空氣中的水分含量,還能防止濕氣在室內堆積,減少霉菌與塵螨滋生,讓居家環境更潔淨自在。
在空間中擺放綠意盎然的植物或桌上型小植栽,不僅能為空間增添自然氣息,還能透過植物的蒸散作用釋放水分,幫助增加濕度,尤其適合在空氣較乾燥的季節使用。若擔心照顧植栽較為麻煩,也可以在暖器旁或陽光直射處放置一個盛水的容器,利用水分蒸發的原理增加空氣中的水氣。新北市平溪十分瀑布風景區是國內外知名景點,市府10年前徵收私有土地時,將原先地主的石佛、18尊來自大陸的高價銅雕羅漢移置...
根據《自由時報》報導,上一次台北相對濕度的最低紀錄是1985年4月24日,當時測得數據是「15%」,時隔40年,台北打破最低溼度紀錄。
隨著冷氣團逐漸減弱,週末各地多為晴到多雲天氣,但昨日(22日)中午在雙北卻出現罕見現象,相對溼度僅「8%」,打破40年來紀錄。超低濕度也讓許多雙北人崩潰留言「被靜電電到懷疑人生」,引發熱議。
根據中央氣象署測站資料顯示,過去24小時,台北測站的相對濕度變化出現明顯V型波動,最低點在22日中午12時10分,觀測到的相對濕度僅「8%」,而隨著時間推移,濕度又一路回升至50%以上。而在新北市也同樣出現類似狀況,22日下午13時10分,相對溼度也降到剩「8%」,隨後一路回升至75%以上。
氣象資訊團隊《台灣颱風論壇》也在Threads上驚嘆「雙北相對濕度8%!非常非常少見,大概好幾年遇不到一次」;文章曝光後,也引起雙北網友熱議,紛紛 留言「換個衣服一陣劈哩啪啦,開個水龍頭被電到不行」、「這星期一天要抹50次各種護手霜、噴防靜電噴霧、手上一直抓一把鑰匙,才不會被靜電電到懷疑人生」、「這幾天的濕度都讓我以為除濕機顯示壞掉」、「乾到我鼻子流血 這不是我認識的台北」、「這禮拜真的乾到爆!皮膚好難受,還一直靜電」。
最近天氣太乾燥,相對濕度降到50%以下,就容易有靜電,不少人哀號被電到懷疑人生,不只脫衣服被電、開門和開水龍頭也被電,甚至有人因為太乾燥而流鼻血,對此,物理老師解釋,因為濕度低,人體就容易有電荷堆積,想避免,得確實「保濕」,或靠摸牆壁,把電荷導出。
生活中心/馬聖傑、蔡承翰 台北報導現在季節交替期間,氣溫忽冷忽熱,許多人因此感冒、咳嗽,最近社群流傳一款飲品「綠加紅」,能緩解咳嗽症狀,就是綠茶混紅茶,有網友實際測試三天,咳嗽症狀得到舒緩,但站在醫學角度,真的有用嗎?醫師說茶有茶鹼與咖啡因,是能舒緩咳嗽但無法根治,若真的咳到不舒服,還是得要就醫。
即時中心/顏一軒、陳治甬報導中央氣象署今(23)日預報指出,台灣持續受到輻射冷卻影響,早晚溫度較低,從今起至27日各地溫度逐漸回升,白天高溫可達30度以上,不過日夜溫差大,西半部溫差普遍可達10至15度;25日至27日僅台東及恆春半島零星降雨,28至29日鋒面通過加上冷空氣影響,將轉為濕冷的天氣型態。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日本許多家長都會從小學就讓孩子走路上學,近期在台灣「幾歲讓小孩自己上學」引發網路討論,就有網友觀察近期趨勢,認為比起過去「現在應該沒有父母敢讓小一生自己走路上學」,認為現在家長應該很難想像過去家長會放小一學童「自己走路上學」,貼文一出立刻掀起大批網友熱烈討論,更有網友跳出來分享自己過去「小一走路從林口自行通車到台北讀小學」的經驗,讓其他網友瞪大眼睛。
今(22日)全台維持晴到多雲的天氣,白天氣溫持續回升,各地高溫落在23至25度,南部最高可達26度,天氣舒適至溫暖。然而,受輻射冷卻影響,夜晚與清晨氣溫仍偏低,中部以北、東北部及東部低溫僅10至13度,其他地區約14至15度,局部空曠地區及近山區可能更低。西半部日夜溫差達10度以上,民眾早出晚歸請適時添衣,以防感冒。夏天氣候炎熱時,可以選用 涼感床包 、 天絲床包 等透氣、散熱性極佳的涼感寢具,幫助身體更快的散熱。
對人體來說, 相對濕度40-60%人體感受度最佳 ;台灣夏季氣候潮濕悶熱,相對濕度平均為70-85%,已超出健康舒適範圍 。
在生理時鐘的調節下,人體傍晚會開始將熱量透過表層血管散出,進入睡眠後,體內核心溫度更會往下降0.5度以進入 深層睡眠 修復身體;
美國國家睡眠基金會 (National Sleep Foundation)調查發現:80%的人認為將臥室保持在涼爽溫度是改善睡眠品質的關鍵。
隨著不同區域的生活習慣、年齡、體質因人而異,但多半在攝氏18-23℃之間 ,比以往認知的舒眠溫度低上許多;
氣溫低於15℃時,身體會啟動保暖機制:肌肉開始發抖並將血管收縮,對心血管帶來額外的壓力,身體肌肉也無法放鬆休息;
相對濕度也不是越低越好,乾燥的空氣會加速身體水分流失,使你感到口乾舌燥、肌肉緊繃、情緒低落,呼吸道黏膜過濾功能也會變差,使身體免疫力降低。
另外,乾燥的空氣會有較多的灰塵、懸浮微粒,是病毒細菌孳生、傳播的絕佳環境,也是流感常在秋冬爆發的原因之一。空氣溼度在許多方面有重要的用途,在 大氣科學 、 氣象學 和 氣候學 中它主要是理論中的一個重要值,而在實際應用上的作用比較小。
比溼 是汽化在空氣中的水的質量與溼空氣的質量之間的比。假如沒有凝結或蒸發的現象發生的話,一個封閉的空氣在不同的高度下的比溼是相同的。在飽和狀態下的最高比溼的符號是 S 。
φ := ρ w ρ w , m a x ⋅ 100 % = e E ⋅ 100 % = s S ⋅ 100 % {\displaystyle \varphi :={\frac {\rho _{w}}{\rho _{w,max}}}\cdot 100\ \%={\frac {e}{E}}\cdot 100\ \%={\frac {s}{S}}\cdot 100\ \%}
「相對溼度」(RH)是絕對溼度與最高溼度之間的比,它的值顯示水蒸氣的飽和度有多高。相對溼度為100%的空氣是飽和的空氣。相對溼度是50%的空氣含有達到同溫度的空氣的飽和點的一半的水蒸氣。相對溼度超過100%的空氣中的水蒸氣一般凝結出來。隨著溫度的增高,空氣中可以含的水就增多。也就是說,在同樣多的水蒸氣的情況下,溫度降低,相對溼度就會升高;溫度升高,相對溼度就會降低。因此在提供相對溼度的同時也必須提供溫度的數據。透過最高溼度和溫度也可以計算出露點。
R w {\displaystyle R_{w}} –水的 氣體常數 =461.52J/(kg K)
要表達空氣溼度的高低,有多種可以利用的度量值,包括 蒸汽壓 、絕對溼度、 相對溼度 、比溼、露點等。 溼度計 亦可以用來測量溼度。
空氣中水蒸氣的溶解量隨溫度不同而變化。一 立方公尺 空氣可以在攝氏10 度 下溶解9.41 公克 的水,在攝氏30度下溶解30.38公克的水。
假如飽和的空氣的溫度降低到 露點 以下和空氣中有凝結核(如霧劑)的話(在自然界一般總有凝結核存在),空氣中的水蒸氣就會 凝結 。 雲 、窗戶玻璃和其他冷的表面上凝結成的 水 、 露 和 霧 、人在冷空氣中哈出的氣等等許多現象就是這樣形成的。偶爾(或在實驗室中人工造成的)水蒸氣可以在露點以下也不凝結。這個現象叫做 過飽和 。
理論上「空氣中的水蒸氣飽和」這個說法是不正確的,因為空氣中的水蒸氣的飽和度與空氣的成分本身無關,而只與水蒸氣的溫度有關。在同一溫度下,真空中的水蒸氣的飽和度與空氣中的水蒸氣的飽和度實際上是一樣高的。但出於簡化一般人們(甚至在科學界)使用「空氣中溶解的水蒸氣」或「空氣中的水蒸氣飽和」這樣的詞句。
空氣的 溫度 愈高,它容納水蒸氣的能力就愈高。雖然水蒸氣可以與空氣中的部分成分(如懸浮灰塵中的鹽)進行化學反應,或者被多孔的粒子吸收,但這些過程或反應所占的比例非常小,相反的大多數水蒸氣可以溶解在空氣中。乾空氣一般可以看作一種 理想氣體 ,但隨著其中水蒸氣成分的增高它的理想性越來越低。這時只有使用 范德瓦耳斯方程 才能描寫它的性能。
不含水蒸氣的空氣被稱為乾空氣。由於大氣中的水蒸氣可以占空氣體積的0%到4%,一般在列出空氣中各種氣體的成分的時候是指這些成分在乾空氣中所占的成分。
濕度 (英語: Humidity )一般在 氣象學 中指的是 空氣溼度 ,它是 空氣 中 水蒸氣 的含量。與 蒸汽乾燥度 (也稱蒸汽的品質,英語: dryness fraction of steam, quality of steam )不同,空氣中 液態 或 固態 的水不算在溼度中。
「絕對溼度」指一定體積的空氣中含有的水蒸氣的質量,一般其單位是公克/立方公尺。絕對溼度的最大限度是飽和狀態下的最高溼度。
ρ w := e R w ⋅ T = m V {\displaystyle \rho _{w}:={\frac {e}{R_{w}\cdot T}}={\frac {m}{V}}}
ρ W a t e r = e R w ⋅ T {\displaystyle \rho _{\mathrm {Water} }={\frac {e}{R_{w}\cdot T}}} 和 R w = R M W a t e r {\displaystyle R_{w}={\frac {R}{M_{\mathrm {Water} }}}}
ρ a i r d r y = p − e R L ⋅ T {\displaystyle \rho _{\mathrm {air\ dry} }={\frac {p-e}{R_{L}\cdot T}}} 和 R L = R M a i r d r y {\displaystyle R_{L}={\frac {R}{M_{\mathrm {air\ dry} }}}}
R L {\displaystyle R_{L}} –干空氣的氣體常數,單位為焦耳/(公斤·開爾文)
(中央社記者余曉涵台北23日電)中央氣象署觀測,昨天台北及新北相對濕度僅8%,打破40年紀錄。氣象署指出,預計這2天仍會比較乾燥,相對濕度有機會在20%以下。
根據中央氣象署觀測,昨天台北及新北的相對濕度僅8%,台中28%、高雄40%,其中台北及新北的8%打破40年來的紀錄。不過氣象署指出,由於儀器20%以下的數字比較容易有誤差,因此不建議列為紀錄進行比較。
(中央社記者余曉涵台北23日電)中央氣象署觀測,昨天台北及新北相對濕度僅8%,打破40年紀錄。氣象署指出,預計這2天仍會比較乾燥,相對濕度有機會在20%以下。
根據中央氣象署觀測,昨天台北及新北的相對濕度僅8%,台中28%、高雄40%,其中台北及新北的8%打破40年來的紀錄。不過氣象署指出,由於儀器20%以下的數字比較容易有誤差,因此不建議列為紀錄進行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