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關稅

美國總統特朗普的政府已經將智能手機、電腦以及部分其他電子設備從「對等」關稅中豁免,包括對中國進口商品徵收的125%高額關稅。隨著美國總統川普(Trump)關稅政策衝擊全球,中國近期正式反擊,宣布將對在美產晶片課徵125%的高額關稅。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於11日也發布重訊,宣布將積體電路 ...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CBP)11日公告,豁免電腦、智慧型手機及晶片等特定電子產品關稅,新規同時適用於全面關稅貿易夥伴及中國大陸。金融時報指出,這是 ...川普9日宣布,針對未實施報復性措施、且已致電的75個國家,暫停關稅政策90天,此期間僅徵收10%對等關稅,將立即生效。有機構分析,本次豁免中來自中國的金額全年大約1000億美元,占中國出口至美國總額的20%。 全球宏觀研究機構「坦途宏觀」(GFM Research)12日晚間發布其分析, ...這場關稅戰可能為中國帶來的風險為出口導向經濟受到重擊,特別是高科技產業,失業及經濟放緩壓力也會跟著攀升。ChatGPT特別點出,半導體等產業依賴美國是中國 ...中國升級對抗美國關稅,從84%加到125% 原本的全球關稅戰,目前的局面演變為美國與中國互槓,美國對中國課徵的關稅,累加已經高達145%,而中國堅持採強硬對抗,4 ...中國將對美關稅拉高到125%之後,表示之後拒絕再玩。但市場上卻謠傳,近期美債暴跌是中國害的。事實如何,短期內難有答案。但許多數據告訴你,這真的很可能 ...川普對等關稅恐讓第三次世界大戰一觸即發?美國政府10日對「中國」祭出高達145%的懲罰性關稅後,引發北京強硬回應,向美國商品加徵125%關稅。問題在於,即使在川普政府的最高層,官員們的說法也彼此矛盾:高關稅是確定的事,各國關稅新稅率的表格也清清楚楚,但這些數字也是唯一清楚之處。外界疑惑的是,對川普政府而言,關稅究竟只是當前的協商手段、用以逼迫其他國家前來談判,其他國家只要拋出正確的條件就可望降低稅率?抑或者將是永久的政策改變,川普政府要徹底改寫貿易規則,並且希望關稅成為美國政府更重要的收入來源? 這場全球規模的關稅戰突然變成了美中對決,川普也有別於過往,直接批評中國國家主席 習近平 「是個傲慢的人」。川普陣營對外的說法,將這次的舉措明確表態是「逼迫中國讓步」;另外也有華府分析指出,關稅政策也確實讓川普內部壓力升高。不過包括台灣在內的其他75國,目前得到暫時喘息的機會,是否代表高枕無憂?接下來仍端看各國的談判結果是否令川普滿意。 「中國奉陪加碼84%,結果換到川普125%回擊...」4月9日,川普又一次使全世界震動——他將針對貿易夥伴所課徵的「對等關稅」暫緩90天,他表示超過75國已經尋求對美談判,且沒有採取報復措施,因此做出此決定,在90天暫緩期間這75國的關稅是10%。而連日來多番表達強硬對抗態度的中國,就成為了例外:美國施加給中國的關稅,非但沒有暫緩,還因中國的報復性關稅,加到了125%。 公告當中似乎中國留下一絲餘地,不想讓關稅戰無止無盡升級下去,因此表示後續不會再理會美國進一步追加的關稅。 中國政府表示,關稅的調整是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關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等法律法規和國際法基本原則,125%的關稅從4月12日起生效。 原本的全球關稅戰,目前的局面演變為 美國 與 中國 互槓,美國對中國課徵的關稅,累加已經高達145%,而中國堅持採強硬對抗,4月11日宣布對美國進口的商品,關稅稅率自84%又一次提高到125%。 一、調整《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關於調整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商品加徵關稅措施的公告》(稅委會公告 2025 年第 5 號)規定的加徵關稅稅率,由84%提高至125%。 在目前關稅水準下,美國輸華商品已無市場接受可能性,如果美方後續對中國輸美商品繼續加徵關稅,中方將不予理會。 二、其他事項按照《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關於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商品加徵關稅的公告》(稅委會公告 2025 年第 4 號)執行。外媒引述消息報導,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近日致電部分電腦業執行長,告知他們接下來的半導體課稅行動將涵蓋消費性電子產品,包括智慧型手機、電腦等設備,預計可能在約一個月內實施。 台美11日已重啟談判,過程順利。這次我國是否要和美方洽簽台美BTA協定,從零關稅談起,備受矚目。財經人士表示,我方應會極力爭取和美方簽雙邊貿易協定,以免對美承諾的零關稅,基於最惠國待遇,必須和WTO會員國分享。 業界分析指出,為了避免高額關稅,美國廠商將不得不將生產轉向聯電、世界先進等台灣代工廠。某些IC設計公司表示,更換代工廠意味著需要重新流片,而即便川普政府提供了90天的關稅緩衝期,不過對於組裝廠商而言,這段時間依然過於緊迫。為了應對這一挑戰,最有效的策略可能是透過第二供應鏈中的IC業者來填補這一空缺。 隨著美國總統川普(Trump)關稅政策衝擊全球,中國近期正式反擊,宣布將對在美產晶片課徵125%的高額關稅。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於11日也發布重訊,宣布將積體電路(IC)的原產地認定標準調整為依據晶圓流片地(Tape Out)來判斷。這一變動意味着,若美國廠商希望減少進口至中國的關稅負擔,將須依賴台灣的代工廠,如聯電(2303)和世界先進(5347)來處理其晶片生產。 據外媒《Tom's Hardware》報導,中國改變認定標準將對美國本土製造的晶片,如英特爾(Intel)和格芯(GloFo)等企業,帶來顯著的關稅負擔,儘管其餘將晶圓製造外包給台灣的美國半導體公司,如超微(AMD)、輝達(NVIDIA)和高通(Qualcomm)等,面臨衝擊相對較少,不過仍顯示出中國在半導體貿易戰中對美國的精准打擊策略。 [FTNN新聞網]記者陳宣穎/綜合報導台股上週(04/07~04/11)收在19528.77點、下跌1769.45點、跌幅8.31%,根據「玩股網」統計,觀察八大公股近5日賣超上市個股... 美中關稅大戰越演越烈,兩國AI,ChatGpt、DeepSeek一致認為,貿易戰繼續打下去,沒有明確贏家,而專家更擔憂的是,恐重演金融危機。 [FTNN新聞網]記者林廷宇/綜合報導美國總統川普(DonaldTrump)關稅政策急轉彎,美國海關暨邊境保護局11日公告將豁免多數電子終端產品的關稅。台積電(2330)... [NOWnews今日新聞]受鋒面過境影響,昨日入夜後全台各地降下豪大雨,伴隨雷擊及強風現象,影響電力設備故障。北部因345kV輸電線路跳脫,導致部份地區發生壓降。此外,從北到南受強降雨影響,一度造成超... 美國關稅政策牽動世界貿易格局,美國將對進口汽車和零件徵收額外25%關稅。英國跑車製造商Lotus(蓮花汽車)日前宣布,將從總部裁員270人,而原因正是美國關稅,以及市場持續動盪。 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會13日正式開幕,展期半年至10月13日為止,包括中美在內共158個國家地區參展。此次主題為「生命閃耀未來社會的設計」,預計吸引2,820萬人次參觀,並為日本國內帶來200億美元的經濟效益。 美國總統川普啟動關稅政策以來,市場反應劇烈,投資人擔憂高額關稅可能會導致經濟衰退。然而隨著美股波動性罕見超越新興市場和比特幣,加上一向被視為避險資產的美國公債劇烈波動,都讓投資人開始質疑是否該持有美國資產。分析師更憂心忡忡地直言,「我其實不擔心衰退,我擔心的是金融危機」!至於中國優勢部分,包括廣大的製造能力與完整供應鏈、透過政策支援受創企業,以及轉向內需及其他新興市場分散風險。 美國面臨的挑戰則是,關稅最終由美國消費者與企業承擔,導致物價上升;農業及汽車等出口產業,則會受到中國報復性關稅衝擊:此外,美企恐怕會失去中國市場。 美國總統川普(右)對中國關稅已升至145%,中國也將美國商品的關稅提高至125%反擊,美中對峙加劇。(法新社)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美中關稅戰到底誰會贏?快來聽聽AI聊天機器人怎麼說。ChatGPT回應,這不是一場誰贏誰輸的戰爭,而是「誰承受得住」的比拚,勝負最終取決3大因素,一是誰能快速調整經濟結構,二是誰能維持內部穩定與創新能力,第三取決於其他國家的態度與全球經濟走向。 ChatGPT指出,美中關稅戰(貿易戰)是一場複雜的經濟博奕,「誰會贏」並非那麼簡單,因為這場戰爭不像傳統戰爭有明確勝負,更多是長期角力,雙方都付出代價的過程。 ChatGPT列出了美國與中國的優勢與挑戰,美國具備優勢,一是掌握全球消費市場與科技領先地位;二是能夠對中方出口商課徵關稅,迫使其供應鏈多元化;三為具備較強的金融體系與美元霸權。 這場關稅戰可能為中國帶來的風險為出口導向經濟受到重擊,特別是高科技產業,失業及經濟放緩壓力也會跟著攀升。ChatGPT特別點出,半導體等產業依賴美國是中國最大劣勢。 ChatGPT認為,美中關稅戰可能產生3種結局,一是雙輸,根據世界銀行及IMF等組織的研究,美中2國都會受到損害,全球供應鏈也被打亂;二是供應鏈重組,越南、印度、墨西哥國成為新興的製造基地。第三種結局為技術脫鉤,美國限制中國科技業發展,中國加速自立自強。 ChatGPT總結,美中貿易戰並非一場誰贏誰輸的戰爭,而是誰承受得住的比拚,短期雙方都輸,長期會加速全球經濟秩序重整,勝負最終取決3大因素,一是誰能快速調整經濟結構,二是誰能維持內部穩定與創新能力,第三必須取決於其他國家的態度與全球經濟走向。國聯民生證券研究所同樣指出,以2024年美國自中國進口額計算,本次豁免商品涉及進口額1002.4億美元,占22.8%,其中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及筆記型電腦等消費電子涉及金額較高。 根據美方文件來看,這次豁免只針對「對等關稅」,但不豁免今年稍早對中國加徵20%的「芬太尼關稅」或更早之前的其他關稅。 全球宏觀研究機構「坦途宏觀」(GFM Research)12日晚間發布其分析,指這次豁免包括電腦、半導體零部件、智慧型手機、GPU、路由器、液晶顯示器等部件,中國也在豁免範圍內。 (中央社記者張淑伶上海13日電)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CBP)11日發布公告,在這波「對等關稅」中豁免電腦、智慧型手機及晶片等。有機構分析,本次豁免中來自中國的金額全年大約1000億美元,占中國出口至美國總額的20%。 文章說,經過測算,本次豁免中來自中國的金額大約1000億美元(存在高估),約占中國出口至美國總額的20%。自全球的金額為3300億美元,大約占總進口的10%(存在高估)。 至於如何解讀這次美方的關稅豁免,「坦途宏觀」認為有幾種可能。美國總統川普的團隊可能比較忌憚關稅直接衝擊美國對外依賴度高的下游消費品,此外,豁免GPU、智慧手機的關稅,可能也是希望避免關稅對科技行業的巨大衝擊。 該分析也指出,川普政府也可能是打算將這些商品留至未來再加關稅,理由是對等關稅行政令明確提出豁免「鋼鋁、汽車、藥品、半導體」,而前兩者都是已經根據另外的條款加徵關稅的商品。美日貿易談判預定17日登場,日本執政黨高層表示,該國不打算把持有的美債當作談判籌碼,不會蓄意採取行動。 隨著貿易戰升溫,近來一些美國消費者的帳單上,開始多出一筆「關稅附加費」。店家藉此將部分關稅成本轉嫁給消費者,同時把責任歸...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13日接受ABC新聞台訪問時表示,對半導體等電子裝置的關稅豁免僅為暫時性質,仍將對這些產品開徵「半導... 尤其蘋果供應鏈主要集中在中國,儘管近年來試圖將部分生產移往印度,但分析師估計,目前仍有約80%的iPhone是中國製造。 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CBP)11日公告,豁免電腦、智慧型手機及晶片等特定電子產品 關稅 ,新規同時適用於全面關稅貿易夥伴及中國大陸。金融時報指出,這是美國總統 川普 首度展現緩和對中關稅的跡象,同時也讓蘋果、輝達與微軟等科技巨頭提供重大利多,讓他們鬆了一口氣。但是專家示警,需要觀望川普是否又會出現「 政策髮夾彎 」,短時間內改變立場。 報導指出,特定電子產品取得豁免對蘋果來說尤其重要,作為川普祭出對等關稅後的首批受創最嚴重的企業之一,蘋果市值幾天內蒸發約7000億美元。 不過,華府智庫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高級研究員鮑恩(Chad Bown)指出,此次豁免與川普在2018年和2019年貿易戰期間對智慧型手機及消費電子產品採取的豁免措施類似。 美中關稅戰角力未歇。針對美國近日突宣布,對智慧手機、筆記型電腦、晶片等電子產品豁免「對等關稅」,新華社13日刊文稱,美國...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13日在美國廣播公司(ABC)政論節目「本周」訪問說,美國總統川普政府11日免除一系列電子設備的對等關稅只是暫時豁免... 印尼總統普拉伯沃在土耳其舉行的一場外交論壇上說,印尼不在美中貿易戰中選邊站。他認為,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正遭侵蝕,但外交手...在政策出現戲劇性轉變的時候,特朗普表示,所有未對美國關稅進行報復的國家將會獲得豁免至七月,僅面臨10%的基礎關稅。 他補充,蘋果、英偉達(Nvidia,輝達)、微軟(Microsoft)以及整個科技產業,在這個週末終於可以深深地鬆一口氣。 這波豁免能夠追溯至4月5日,除了電子設備外,涵蓋的產品還有其他配件,包括半導體、太陽能電池與記憶卡。 根據美國海關及邊境保護局發表的公告,這些商品將被排除在特朗普對大多數國家徵收的10%全球關稅以及針對中國進口商品徵收的更高額關稅之外。 美國總統特朗普的政府已經將智能手機、電腦以及部分其他電子設備從「對等」關稅中豁免,包括對中國進口商品徵收的125%高額關稅。 此舉是在美國科技公司表達擔憂之後所作出的,這些公司警告,若多數在中國製造的電子產品受到關稅影響,價格恐怕將會大幅飆升。 儘管如此,白宮政策副幕僚長史蒂芬·米勒(Stephen Miller)在社交平台X上指出,這些電子產品仍然適用於與中國芬太尼問題相關的20%關稅。 根據市場調查機構「對位研究」(Counterpoint Research),美國是iPhone的主要市場,去年蘋果的智能手機佔了其銷量一半以上。 川普對等關稅恐讓第三次世界大戰一觸即發?美國政府10日對「中國」祭出高達145%的懲罰性關稅後,引發北京強硬回應,向美國商品加徵125%關稅。英國駐北京大使館前一等秘書指出,「台灣」問題恐成為引發全球衝突的最大導火線,若中國為迫使美國讓步,對台灣採取軍事行動,將立即改變全球政治局勢。 《每日快報》 報導 ,美中貿易戰升溫,中國央視稱美方威脅升級對中國關稅是錯上加錯,「中方必將奉陪到底」。《太陽報》 指出 ,外界擔心中國用台灣當作籌碼,為了迫使華府退讓而威脅入侵台灣。